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16日,是由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发起设立的中国境内第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部位于上海。目前管理资产1.9万亿元人民币,具备监管机构核准的股票投资能力、无担保债券投资能力、股权投资能力、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产品创新能力、不动产投资计划产品创新能力、衍生品运用能力和信托产品投资能力,具有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的经营外汇业务资格,获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获准发行投资理财产品和受托管理合格投资者资金,获批开展公募、私募业务,是中国资本市场秉持价值投资理念、为客户创造绝对收益的重要机构投资者之一。
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将为博士后提供充分的研究资源、完善的服务保障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指导专家力量雄厚,共享多所合作高校研究资源。现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竭诚欢迎符合条件的博士前来应聘。
一、招收条件
1.主要面向毕业时间为2025年1月至2026年7月毕业的境内外博士研究生;原则上年龄在30周岁(含)以下,本科院校为211、985和双一流学校者优先考虑;在本人所擅长的研究领域有可验证的业绩(成果)者可适当放宽标准。
2.品学兼优,身体健康,遵纪守法,无不良记录,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3.具备全脱产在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
4.同等条件下,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者优先,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者优先,具有CFA、FRM资格证书者优先,具有保险或资产管理从业经历者优先。
二、研究课题
1.全球经济格局重构背景下海外经济体研究及其保险资金投资经验借鉴
研究内容:本课题旨在对全球经济格局重构背景下海外经济体经济社会发展系统性研究,并在此某础上形成保险资金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投资策略建议,研究内容包括全球主要区域或经济体在经济格局重构背景下经济政策研究,大类资产风险收益特征和运行规律研究,以及保险资金投资经验借鉴等。
2. 我国社会消费演变趋势及经济增长空间研究
研究内容:在经济增速换挡与人口结构变迁背景下,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本课题立足消费市场结构性变革特征,梳理消费演变核心趋势,测算服务型消费占比提升的经济拉动效应,剖析不同消费行业的潜力释放点,探究制约因素与突破路径,为激活消费增长潜能提供支撑。
3.转型时期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研究
研究内容:基于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业态变革的转型背景,深刻理解信用风险的复杂性、传染性特征,以及信用风险压力测试在研判和防控风险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探索资产管理机构如何优化转型时期风险因子和测试模型,不断完善违约率和损失率的测算逻辑,推动资产管理机构在经济社会深刻转型中稳健运行。
4.财富管理市场差异化战略研究
研究内容:在居民财富积累加速、资产配置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研判财富管理市场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和未来趋势,挖掘不同收入群体、代际客群的风险偏好和需求特征,探索研究保险资管机构进军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落实国家普惠金融政策要求。
5.保险资金助力银发经济的路径研究
研究内容: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银发经济成增长新动能的背景下,梳理养老产业链核心领域的资金需求,分析现有实践模式的经验与瓶颈,结合国内外案例探索差异化路径,探索研究保险资金服务服务银发经济的理论逻辑、投资机制和实现路径。
6.资产管理机构绿色转型研究
研究内容:在“双碳”目标和绿色金融深化发展背景下,结合目前金融机构在绿色评级体系、绿色产品设计和绿色资产配置等方面先进实践,探索研究契合保险资管机构的绿色转型路径,以响应国家绿色金融政策、做好社会责任职责履行。
7.保险资管机构高质量发展研究
研究内容: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形势和监管政策,准确把握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新阶段特征,清醒认识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并根据保险资金的特有属性,围绕投研能力、风控体系、数智赋能等问题探索研究保险资管机构核心发展策略,创新适配保险资金的产品与服务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路径。
三、报名要求
1.请申请人将以下报名材料以邮件形式发送至联系人邮箱(邮件内容不超过10M),邮件标题为:“2026年博士后应聘-姓名-毕业学校-专业-课题序号”。谢绝云文档、网盘等外部链接的补充材料。
(1)个人简历、应聘登记表(见附件);
(2)专家推荐信(两位专家,其中一位是读博期间的导师);
(3)研究课题计划书(约3000字,每人选1个课题,请在参加复试之前提交课题计划书);
(4)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扫描件(应届毕业生提交学籍证明扫描件);
(5)两篇学术研究代表作扫描件;
(6)博士毕业论文电子版(应届生请提交开题报告);
(7)身份证(或护照)扫描件。
2.工作站采取“公开招收、严格选拔、择优录取”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交材料初审通过后,将统一组织初审合格者进行笔试、面试,并择优录取。具体安排将另行通知。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汤老师,李老师
联系电话:(86)021-38571703,(86)021-38571942
邮箱:bsh@piccamc.com
公司网站:https://www.piccamc.com/